1921年,南洋侨商黄奕住联合国内侨商、业界同人,集资创办中南银行,取名“中南”者,意为中国与南洋合设,发扬侨胞归国经营实业的风气。该行最初资本总额2000万元,实收500万元,比起以10万元资金起步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,可谓资本雄厚。1921年7月5日,中南银行正式成立,总行设于上海汉口路110号。黄奕住任董事长,胡笔江任总经理。黄奕住是中南银行最大投资人,他以侨商身份向北洋政府申请钞票发行权,财政部念该行为华侨归国设立的第一家银行,且是以侨资为主,格外给予优惠政策,核定其发行额为500万元,这比当时中国实业银行、农商银行等发行额多一倍以上。
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笔江曾任职于交通银行,经历过1916年中国和交通两行挤兑风潮,深知挤兑对钞票币值和银行信誉的威胁性。1923年3月25日,胡笔江在中南银行股东常会上谈到:“有发行权之银行遇政局变故不免受挤兑影响,本行欲求免此影响,惟有十成现金准备,另设专库,公开办理,即发行100万元钞票,有100万元现金之准备,发行1000万元,有1000万元之准备。”中南银行为了应对挤兑风潮,树信于人,决定实行十足准备的发行制度,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。十足准备发行对银行来说,限制了资金的流动,但是也增强了银行的兑换能力,有助于提升信誉、扩大影响。胡笔江考虑到“如此十成现金准备,其开支甚重,且本行十成准备,势亦须有其他行为之证明。故决与声誉素著之盐业、金城、大陆三银行联合组织准备库办法,不独可以减轻开支,亦借证明十成准备之制。”
不止胡笔江有了联合组织准备库的念头,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对于联营一事亦有打算:1921年,他从海外考察回国,有感于外国银行相互之间调剂灵活、合作融洽,有助于资本稳固、信誉提升,认为中国银行界各自为谋、孤舟难渡的情形阻碍了银行业的发展,须联合同业,厚集资力,壮大规模。金城银行的周作民与这两人不谋而合,三家银行达成协议,制定了《三行联合营业规约》,成立三行联营事务所。1922年,大陆银行申请加入,遂扩大为四行联营事务所,并合办“四行储蓄会”和“四行准备库”。因这四家银行的经营重心均在北方,故与南三行呼应,称为北四行。1922年,四行董事会上商议决定“中南银行将发行权归为联合营业各行所有,钞票字样仍为中南”,复呈请北洋政府核准其发行定额增加为1500万元。此后,我们看到的中南银行钞票,实为四行联合发行之银行兑换券,这在中国商业银行史上是一个创举。
四行准备库按照分区模式进行经营,先后成立津、沪、汉三库,“专办钞票之发行,准备金之存储,以及银票兑现一切事务,除与各银钱行号交往之外,不兼做其他营业。”到1923年底,中南银行发行钞票14071540元,占当年全国发行总额的10.01%,排名仅次于交通银行。实付银元准备金10689393元,其中津库4424293元;沪库5050152元;汉库1214947元;银两准备金3382147元,合计14071540元,准备金与发行额完全一致。在钞票发行过程中,四行准备库不断创新发行制度,集中应对风险,资金充足,独立发行,公开办理,确保钞票信誉优良,使得中南银行钞票在社会动荡、市场混乱的年代能够保证币值,广泛流通,发行额稳步上升,实现了中南银行钞票的业绩,创下中国私人银行发行钞票的记录。“北四行”也因联营而声名大振,成为近代商业银行成功经营的。
四行联营发钞商进行交易,以保障自身权益。
企业新闻